【答案】:A 该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,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,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、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。
【答案】:D 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中指出,坚持德育为先,立德树人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。故本题选D。
【答案】:D 本题考查的是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。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在工作方针中提出: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改革创新、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。其中把“提高质量”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。D项正确。
解析: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提出工作方针: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,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,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,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。
【答案】:D 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-2020年)》规定,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,具体说来,在教师方面就是关心教师的职业成长,在学生方面就是以学生为本。故选D。
1、在调研中收集到的意见,内容十分广泛,比较集中的主要有: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定位、基本特点和课程建设基本理念的问题;关于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目标的问题;关于语文课程具体内容的问题;关于课程实施建议的可操作性问题;关于课程标准体例和语言表述的问题;等等。
2、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显示出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简单地理解“对话”,老师设计好一连串问一问一答满堂问,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情况比较普遍;合作学习成为简单的过程,甚至是摆设。教学过程中,学生、老师、教材、教科书编者等构成了多重复杂的对话关系。
3、认写分流,多认少写问题。《语文课程标准》强调坚持“认写分流、多认少写”的原则,即识字和写字在时间上分流,即先识字后写字;二是指识字和写字在数量上的分流,即多识字少写字;三是指识字和写字在内容上分流,即不是识什么写什么,而是识字和写字各成系列。
4、一是量的问题。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,是语文选修科目设置繁多,教材开发品种过多,占用课时过多,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国情和汉语文教育的传统与特点。二是结构问题。普通高中不仅承担向大学提供生源的任务,还有给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任务。
5、理念与新课标:对比教育理念与现代课程基本理念的契合度。 基本规律:探讨语文教育的内在规律及其重要性。第五论:语文教育的方法 僵化模式的挑战:强调改革讲读模式的迫切性。 阅读教学观念革新:提倡观念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影响。 防止错误倾向:强调避免教学中的不当行为。
6、当前语文新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除了上述七种教学方式外,还有四种违背课程改革目的要求的表现: 第一,口头上改,行动上不改。这种人口头上称赞课程改革,上起课来还是陈旧式。 第二,有人来检查改,平常不改。这种人平时上课“满堂灌”,有人来检查就被迫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不负责地临时加以拼凑。
1、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在第一部分第一章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。其中,工作方针包括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改革创新、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。具体内容为:(1)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。(2)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。(3)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。
2、工作方针:优先发展,育人为本,改革创新,促进公平,提高质量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。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。
3、本题考查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。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的工作方针包括: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改革创新、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。其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,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。C项正确。
4、本题考查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。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的工作方针包括: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改革创新、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。其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,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。B项正确。
5、【答案】:A、B、C、D、E 《纲要》的工作方针为: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改革创新、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。
6、【答案】:D 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-2020年)》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是: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改革创新、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。
一)指导思想。高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,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,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,而这一战略,并给予优先发展教育和良好的人感到满意的教育,建设人力资源丰富。
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~2020年)》在工作方针中提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,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,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。
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提出,工作方针包括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改革创新、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。
【答案】:B 本题考查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)》。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)》第十七章指出:“以农村教师为重点,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。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,完善制度政策,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。B项正确。A、C、D三项:均为干扰项。
在发展任务章节,纲要重点关注学前教育,提出要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,为儿童的早期教育打下坚实基础。而对于义务教育,纲要强调了其基础性地位,要求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公平、高质量的教育,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奠定稳固基础。
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,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。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,巩固提高教育水平,重点推进均衡发展,消除辍学现象,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。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,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,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。
1、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提出,工作方针包括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改革创新、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。
2、【答案】:D 本题考查的是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。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在工作方针中提出: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改革创新、促进公平、提高质量。其中把“提高质量”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。D项正确。
3、本题考查的是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。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“优先发展教育,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”的战略部署,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,全面提高国民素质,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,制定本《教育规划纲要》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。
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4年提高到15年。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:指导思想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,优先发展教育,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建设人力资源强国。
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一2020年)》战略目标提出:到2020年,国家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.4年提高到13.5年;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.5年提高到11.2年,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%,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。
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从14年提升至15年。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现为8年。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透露,到“十四五”末期,我国力争将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年。